学者担当

小编: ♚ 作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既是“做人的真谛”,那么这世间便存在着一种“真”,恒久闪耀在人性的深处,那便是“学者担当”。

余秋雨早年曾在山中隐居,在半山藏书楼中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研究,这期间山外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逼迫他不得不步入尘世。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项研究会被他搁置八年之久。当他再一次回到青山之上,再一次为历史文化而提笔时,我不禁热泪盈眶了。

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抛弃浮名,只为赴一个对华夏宗族的约?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他最初的念想度过这纷纷乱乱的八年?他在前途光明之时毅然回身,只为寻找那长河落日、大漠荒荒,然后又独身一人探寻历史的真相,为千万万炎黄子孙记载下时间的轨迹。窃以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的学者担当,那是对文化无比的虔诚之心啊!

学者担当,是敢为天下先的尝试。十六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冲破地球中心论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但也因此遭受到教会势力的反对与迫害,即便如此他也用学者的尊严、学者的清醒引领世人走向真理。

学者担当,是对职责的尽心尽意。清代学者王懿荣,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以“京师团练大臣”的身份自杀殉国,以此来弥补自己的失职(尽管责任完全不在他),也许连上天也为他叹息吧,吞金、饮鸩竟都没能夺去他的生命,最终这位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选择投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王懿荣经历了三次撕肝裂胆的痛苦,却仍吟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坦荡荡投井殉国。真正义无反顾。这需要多少恪尽职守的觉悟,才能换来这样的勇气。

学者担当,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因为是学者,所以比谁都历经坎坷。左思写《三都赋》,受尽了同乡人的耻笑、家人的质疑和不理解、才子陆机的讥讽;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行遍万水千山,花费三十多年时间旅行考察,甚至随身带着一把铲子好用它来埋葬自己的尸骨;曹雪芹写《红楼梦》,将他一生的荣辱化成佳作,期间辛酸苦涩几人知晓。

学者担当,是一种对文化虔诚、敢为天下先、对职责尽心尽意、不屈不挠的精神。说它是“学者担当”只因这些品质早已成为无数学者的共同特点,甚至是共同追求。也正是在这些学者身上,他们才璀璨而耀眼。

但它不应只是学者担当。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将“学者担当”变为“人民担当”,亦是为了更好地守护赋有“学者担当”精神的做人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