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大全辞典—天文部·时令
【一枝春】
参见植物部·花卉“陇头梅”。宋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之一:“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永和春】
参见伦类部·师友“永和人”。来陆游《简付十八官汉孺》:“兰亭修楔近,为记永和春。”
【阳春有脚】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憬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豫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喻官吏有德政。宋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搓移使星。”,元王浑《春夜宴》:“阳春元有脚,玉度莹无瑕。”另参见人体部·肢体“春有脚”、政事部·治理“阳春有脚”。
【彩燕迎春】
参见动物部·飞禽“彩燕”。宋王曾《春帖子》:“彩燕迎春人鬓飞,轻寒未放缕金衣。”
【秋风鲈脍】
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唐白居易《寄杨六侍郎》:“秋风一筯鲈鱼脍,张翰摇头唤不回。”
【三冬】
参见文明部·学识“三冬学”。唐罗隐《隐尝在江陵……感事悲身遂成长句》:“才怜曼情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子推】
参见人事部·雅逸“介推”。◆代指寒食。唐孟云卿《寒食》:“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斗草】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代指端午,或指端午时的游戏。唐白居易《观儿戏》:“弄尘復斗草,尽日乐嬉嬉。”另参见植物部·草木“斗百草”。
【七夕】
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即牵牛)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咏七夕,或喻指夫妇聚会。唐杜甫《牵牛织女》:“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另参见天文部·天体“星桥”、地理部·城建“织女桥”、伦类部·亲眷“牛女”、动物部·飞禽“河鹊”、人物部·妇女“织女”。
【青鸟过】
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鸟”。◆指使者。唐崔国辅《七夕》:“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九日白衣人】
参见器用部·饮食“白衣酒”。唐刘方平《寄陇右严判官》:“一丛黄菊地,九日白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