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课后感

小编: 崔苗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拿到文章后看到的第一句话,我灵光一闪:咦?这篇文章我我好像在哪儿看过呢?——哦,原来我做个这道阅读题。从星期五刘老师带我们先熟悉了这篇文章后,我对它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个正充满活力的二十一岁的小伙子,双腿瘫痪了,每周还要做一次透析,这种痛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开始,刘老师对史铁生向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大家嘘声一片。的确,这是怎样的痛苦啊!我能理解史铁生的暴怒无常。

不能跑、不能跳、不能行走、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正常生活……还要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我”的确很可怜;但是,又有谁知道母亲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呢?“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贯穿全文,纵使“我”都说出了“我活着有什么劲!”的言语,母亲仍要扑过来制止住“我”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抓住“我”也许还残存的信心;忍受着“我”的脾气、还要忍受自己的病痛。这一句话,堪称是全文阅读的“要点”、“难点”。略带京腔,还要表述出许许多多的情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我们反反复复读了不知多少遍。

接着,刘老又把全文通读了一遍。“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突然,刘老的声音戛然而止。“咦?刘老又‘神’到哪个人了哦?怎么又有人搞小动作,或者走神?难道刘老又要大发一场脾气?”我有点担心,视线从文章转移到了刘老的脸上。我并没有看到刘老生气的表情,而是——他的眼睛红了!刘老哭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要知道,以前上课他都是很严肃的,这次……

许多同学都抬起头来,更有部分同学收到了感染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了。几次,刘老都把文章拿起来想继续读下去,却一次次地哽咽了。许久,刘老擦了擦眼睛,调整好情绪继续深情地读着:“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只不过,这一次他的声音有了些许的颤抖和断断续续。

“……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虽然我并没有哭,但读到这句话不免心里还有些感触。母亲艰难地呼吸着,一定是在想等着儿子的出现,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可她昏迷过去,就没再醒来……没人知道她是怎样与死神进行着最后的殊死搏斗,没人知道她在最后一刻还承受着怎样的痛苦!

可是,母亲死前最后那句没说完的话,妹妹懂,“我”也终于懂了。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再陪儿子多少时间,仍要颤抖着说“好好儿活……”。为的只是儿子的振作,好不容易等到看花的那一天,母亲却离去了……母亲走了,“我”终于领悟了菊花的精神和生命的真谛,要好好儿活……

刘老那一次哽咽,让我明白:每篇文章都要用心去看、读、好好领悟,不仅是《秋天的怀念》,其它文章我们同样也可以收获很多很多。而《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也教会我即便在寒冷的冬天、绝望的边缘,也必定学会菊花的精神!

妈妈的听后感:

《秋天的怀念》听后感

听完女儿声情并茂地朗读完《秋天的怀念》后,我不得不为文中的母亲和一对儿女的命运唏嘘。重病的母亲带着一双儿女艰辛地生活,而残疾的儿子却不顾母亲的感受肆意发泄他的愤怒,如果他能早一些接受母亲的邀请,去北海赏菊,他和妹妹也不会因没有实现母亲的心愿而遗憾终生。

柔弱的母亲再苦再难也给孩子们信心,强忍病痛到最后,而母亲的离去,终于使“我”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好好儿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