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易逝,且行且珍惜

小编: 4242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1]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二首》,就是这种远离故乡多年的游子回到故乡时的复杂心情的全部写照。必须二首合起来读,才能领悟出其巾滋味的。要是把它腰斩了,二首只取其一,听休会到的诗意必然是残缺不全的。光读第一首,试问那其中是否存在着又是喜悦又是感伤的复杂心情呢?“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句子,然而其中却凝聚了诗人热爱故乡的强烈感情啊! [2]

诗人10多岁就背起行囊,告别了生养他的那片家乡热土,出外求学20余载,博览群书,才华出众,被人称为“吴中四杰”。到37岁时,赴京城长安应试,金榜题名,中了进士。此后一直在朝廷做官,先后担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重要官职。诗人在朝廷一向勤政廉洁,忠心尽力。离家应试,京城做官,辞官还乡,这位游子一别家乡60多年。[3]我不禁感叹:诗人一别家乡便是60年,对家乡无限思念和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诗人用容貌“鬓毛衰”与“乡音无改”对比,突出了“衰”变的方面。诗人以“不变”与“变”相对比,既表达了离别家乡久长的惋惜之情,又阐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易老天难老”的自然现象。[3]

从一位老者的角度,我也感受到了:时间是无情的,过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的交通工具和信息不像现今如此发达,官吏出行的交通工具仅有车、马、轿、船几类。诗人从长安到浙江,其间万水千山,迢迢数千里。[3]诗人所在的时代回自己的家乡一次不容易,但是我所在的时代,交通和通讯工具都很发达,虽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但回家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既然知道了岁月易逝,我觉得自己更应该珍惜每次和家人相聚的机会,多为家人做有意义的事。同时,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因为这一切也会随时间慢慢消失,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追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4]对于人生,其它诗人也有着自己的感慨。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5]在我看来,每首诗都有自己的特点,读来都特有感触,让人不知觉反省自己,想让自己把时间更多的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且,我也感受到了老人历经了沧桑,懂得也比年轻人多,所以老年人是值得被尊重和敬爱的。

参考文献:

[1] /link?url=FGko8BZfshHgk-v_nhW6hAfuAdCz00JCeT941_XamlZ5nu-7jRt1RcRwq4AWWqQEeP3A6_tkfFqmSLMurLQGWZBRGK7hJq5eCKBb6UmmJIs4OfSRZNk6B4HBmO8ryA9Ge3cqSy1tn7lZvkK3AcJhx3LRutHjVWKtnozOH3QQO1tRTqtQ2mlN0d18CzJtxCW3#1

[2] 朱仲玉. 谈谈贺知章和他的诗[J]. 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2:55-58.

[3] 吴秀凤. 《回乡偶书》细品读[J]. 教育文汇,2007,10:58-59.

[4]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52-53页

[5] /view_525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