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那颗星
篇一:我心中的那颗星
追星族一个多么时尚的词语。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追星:伟人、专家、学者、影星、歌星。这些人就像是航标,引领着我们前进,我也来说说我心中的那颗星。
我心中的那颗星,说到他的名字,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对贝多芬的崇拜源于一首曲子,想必大家也都听过,就是那首《献给爱丽丝》。 当它优美的旋律响于耳边时,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曲子,了解曲子的作者。后来我了解到,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贝多芬。还有那首动人心弦的《月光曲》同样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仿佛看见,宽广的海面上缓缓升起一轮明月,周围的几片云彩似白纱,时不时挡住月亮那羞涩的脸,海面上微波荡漾,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境。于是,一种敬意从我心底油然而生。
让我崇拜的,不仅仅是贝多芬娴熟的琴技和惊人的创作能力,还有他那种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五十岁时两耳失聪,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贝多芬也许伤心过,沮丧过,可他并没有萎靡不振,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向命运屈服!这一切的力量都来源于他心底对音乐的渴望与热爱。于是,《命运交响曲》谱成了。激昂的旋律回荡在耳边,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震撼了。双耳失聪没有让贝多芬屈服,他反而更加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就一蹶不振呢?
贝多芬的一生是短暂的,可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就是我心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篇二:我心中的那颗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闪耀的星,他们不一定是电视上的明星,他们也可以是在生活中那个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为他人着想的人
我眼中的那颗星是我的奶奶。奶奶平时很节省,虽然自己不缺钱但是每打一次公用电话,没诚意次公交车她都很心疼,一分钱都不舍得浪费。奶奶总是骂我说: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要浪费,你要知道赚钱是很辛苦的,能省则省。小时候我不理解奶奶,总觉得奶奶很吝啬,渐渐长大后我才明白奶奶是为了我们好。
奶奶虽然很节省,但是也有大方的时候。奶奶很疼我们,总是给我们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我们有什么不满意她总会想方设法满足我们,但这也正是她最大的缺点。表弟就已经被奶奶宠坏了。表弟已经7岁了,奶奶对他百依百顺。吃饭的时候要奶奶喂,把电视机关掉他就对奶奶大呼小叫地凶得很,龇牙咧嘴的指着奶奶的鼻子。要是不顺他的心就会使出他的必杀招哭。他似乎能控制自己的泪腺,想哭就哭,刚刚还哭得凶呢,现在就马上停下来了。
奶奶朴实无华,默默奉献。有事没事就去帮助别人。帮邻居看孩子,有时又充当和事老。邻居都对奶奶赞不绝口。家里吃的剩菜剩饭都是奶奶来解决。
奶奶是我心中的一颗星,虽然奶奶总有一天会走,但她永远在我心中闪耀。
篇三:我眼中的那颗星
古往今来,历史上的名人伟人是数不胜数的,他们像是天空中的一颗颗星,闪耀着。而在我眼中,那可存在了多少年的星始终是闪亮的。她就是我心中的女英雄花木兰。
想必对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时光穿梭回几百年前,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和平是多少人向往。木兰之父被要求从军,可体虚的父亲哪受得起战争?木兰焦急无奈,最后毅然决然地说:我来从军!父母怎么也不同意,一个从不出远门的弱女子怎能上战争?但木兰没有动摇,她坚定自几的信念。家人看她这般坚决,也只能含泪送别。
木兰匆匆乔装打扮,披上战炮,加入了行军的队伍。白天,她从不喊一声苦一声累;晚上,木兰在角落里细数伤疤,心中翻腾着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但她从不悲观,化伤痛为力量,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同行的战士们无不钦佩,可谁又曾想过往日里神勇善战的木兰将军也只是个柔情似水的女儿家呢?
我不知道木兰是以怎样的力量历经艰辛、转战沙场的。这样一个奇女子,怎能不让人感叹!但她令我崇敬的原因远不止这一点。
许多年后,士兵们终于凯旋而归。皇上行赏,可木兰谢辞高官。她只想功成身退,喜归故里,又怎么会在乎官职富贵呢?木兰最后回到了故乡,重著旧裳,又做回了一个孝顺勤劳的普通女子。
人们这才知道,那个骁勇善战的木兰将军竟还有如此传奇故事。也就这样,一个集女儿情怀、英雄气概于一身的巾帼英雄被人们千古传送着。直到永远,她都会是我心中那颗最闪亮的星。
这便是我心中的女英雄,永远的花木兰。
篇四:我眼中的那颗星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我眼中的那颗璀璨的明星。
贝多芬是德国人尽皆知的伟大音乐家,但不幸的他在1820年双耳失聪,只能通过书写与他人交流。这对一个炽爱音乐却听不见音乐的音乐家来说,是个多么难以相信的悲惨厄运啊!但他面对厄运依然保持战胜厄运的积极态度,不屈不挠,仍坚持创作,内心是多么的顽强。他使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生活中的事。
记得那一天,爸爸说要教我骑自行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首先,我坐上自行车,爸爸让我自己试一试。我先把右脚放在脚踏板上,迫不及待的用力一蹬,车就动起来了,我无论如何也保持不了平衡,另一只脚就像长了根似得,不敢离地。正当我惊慌失措的时候,爸爸走了过来,他毫不留情的把我的左脚猛地抬起来放在脚踏板上,车子不停左摇右晃起来,我的心也绷的紧紧地,仿佛自己此时正处于一条横跨悬崖的独木桥上,随时都有坠入山崖的危险。一不小心,我脚下踩空,连人带车摔在了硬水泥地上,我一怒之下摔车就走,只丢下一句话不学了!
了解了贝多芬之后,我才明白了要坚持不懈。他在我遇到挫折时给予我信心,在我面对困难退缩时告诉我要坚持不懈这就是我心中那颗璀璨的明星贝多芬。他帮助我走向成功!
篇五:我眼中的那颗星
在中国最黑暗悲惨的时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让我们拥有了向列强叫板的资本。他就是我眼中的那颗星邓稼先。
邓稼先生在一个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少年的邓稼先立志要为国家崛起而努力,于是发奋的读书,1998年远赴美国攻读博士。
当听到国家需要他时,邓稼先二话不说,立刻回到祖国,进行了两弹一星的工程。他自己带头攻关,并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当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东方雄狮的怒号响彻大地。邓稼先却并没有因成功而放弃工作,而是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但是因多年核辐射,邓稼先病倒了,多次治疗未果,一代巨匠病逝,享年62岁。
读了《邓稼先》后,我受益匪浅。在面对困难时,他让我明白要勇往直前;在抉择利益和祖国时,他让我懂得祖国高于一切利益。他无愧于我眼中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