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计在于勤

小编: 邢翥

邢翥/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衣,玩日?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 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淫,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

这是我去青龙寺时,从附近墙壁上看到的一段话。

言语虽简,但意旨深长。

如当头的一棒,使人恍然警醒,如父亲的训诫,叫人肝肠寸断。

诚如邵子所说,人生之计,无非于晨,于春,于勤而矣。抓住了,则能有所收获,抓不住,只能一事无成。人生苦短,世人皆不愿空空. 地白走天地一遭。相反,都想在这无限的时空中间留下一点自己存在过的证据。

唐伯虎曾根据《滕王阁序》,画了一幅《落霞孤鹜》图,并自题了一首诗于其上,诗中最后两句,“遥想当年王子建,曾借龙王一阵风。”流露出他对王勃少年得志的极大倾慕。

然而,这不仅仅是倾慕,这更是文化在时空的传承,这更是文化对时空的战胜,这更是生命在时空的延续,这更是生命对时空的战胜。

王勃一生,可谓命途多舛,短暂如露,却绚烂如虹。然而,是什么成就了王勃的百世芳名呢?

《滕王阁序》或许是最合适不过的答案了。

文学作品竟能让一个人如此长久扬名,怪不得,曹丕会认为文章是经国安邦的大事。

总之,我们可以说王勃没有空来一遭。尽管王勃也勤学苦练,不曾懈怠,但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仍是属于那种凭借超群天赋得以成名的天才人物。

既然他是因为借了龙王的风而成功的话,就与我想说的“勤”字,没有多大关系了。

那我就要说与“勤”字有很大关系的人。

被人尊称圣人,有万世师表之誉的孔子,曾有韦编三绝的故事;战国苏秦曾有以锥刺股的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有入木三分的故事……他们都是以勤立身的杰出代表。

他们因勤,而使得人生大放光彩。

勤奋使得他们在人生的短暂和困苦中能够从容不迫。

相反,人若不勤,则和物就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了,一样会随着勤的一步步丧失而慢慢腐掉。

逸豫可以亡身,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勤奋总是会和时间联系在一起。要珍惜时间,就必须勤奋。

同样,要做到勤奋,就必须珍惜时间。诚如,墙壁上文字中所讲的一样,“大禹之圣,尚惜寸阴;陶侃之贤,尚惜分阴”。

我们非圣非贤,与平常人相比,尚有不及之处,更应该倍加珍惜时间,勤奋不懈,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