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宣传片观后感 清华大学校歌无问西东

小编: LH雷

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宣传片观后感,四月最后一个周日是清华校庆,似乎安静地过去了。此时,我们想邀请大家重温《无问西东》,因为清华的精神于无声处都在这部电影里。下面是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宣传片观后感的汇总,快来学习下!

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宣传片观后感一

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它的美好在于拥有它是我们不知道它的美好,而失去它后我们的毕生都在怀念它。青春也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关于青春的电影层出不穷,能够在别人的青春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模式青春片的魔力。但近些年,青春片里面充斥着劈腿、堕胎、车祸这些狗血的因素,许多观众都疾呼我们的青春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的青春没有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它平淡而真实,充满温情与勇气。电影《无问西东》就是描写这样的青春的故事。

这部电影早在2012年就已经拍摄,是一部向清华百年校庆献礼的影片。虽然这部电影有清华大学的宣传片之称,但是它更讲诉了关于家国情怀和青春无悔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片名取自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清华大学的校歌。影片分为四个独立的故事,讲诉了四个不同时代背景的清华学生的故事,四个故事穿插出现,彼此独立又暗自关联。每一个人的选择看似微小,可是却像扇动了翅膀的蝴蝶,引发了后续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个叫吴岭澜的学生困惑于究竟是选择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吴岭澜自身爱好文科而且文科成绩很优异理科很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国难当头,看起来文科不能用于实干,不能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而正在这个时候,泰戈尔来到中国访学,在清华大学演讲。泰戈尔在演讲中说出了选择的重要性,而自有听凭自己内心的选择才能让人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听了泰戈尔的演讲之后,吴岭澜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抗战前期,这时候一个叫沈光耀的富家子弟在西南联大学习,他立志要报效祖国,希望能够参加空军。而母亲千里迢迢来阻止他,母亲阻拦儿子的理由不仅仅是不希望儿子在战场上牺牲,更希望儿子能够真真正正地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不要被投笔从戎所带来的荣耀所迷惑。沈光耀听从母亲的劝阻继续在西南联大学习,可是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战场上,最后选择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而每次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会绕道给孤儿空投食物。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陈鹏就读于清华大学,和他一起长大的王敏佳和李想在医院就职。他们三个是中学同学,为了帮助被师母家暴的老师,写了一封信揭发了师母。而师母发现了王敏佳参与其中,诬陷王敏佳是小三,在那个年代,王敏佳过去所有的犯的错误都被翻出来了,被批斗被打骂侮辱。在这个时候和李想为了能够去藏区支边而选择和王敏佳划清界限,而陈鹏选择一直帮助她,并在大家误以为把王敏佳打死之后,把她带回了云南老家。

第四个故事是发生在现代,广告公司的职员张果果,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到也一家怀有四胞胎的人家。广告方案没有通过,公司不需要四胞胎,而四胞胎却需要大量钱财做手术。张果果是就此放手还是帮助这一家人。一方面怕之后会一直被这家人给粘上,脱不了手;另一方面确实又心疼这四个孩子。张果果会凭着本心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呢?

第一个故事中的吴岭澜后来成了沈光耀的老师,陈鹏就是因为沈光耀来空投食物才活了下来,选择去援藏的李想在边疆用生命救了张果果的父母。这些故事里的关联实际上要说的是精神的传承。而电影中还有有不少感动到落泪的地方:用粤语独出沈光耀给母亲留下的“对不起”三个字的时候;沈母要留来报丧的士官喝一口水而被拒绝的时候;陈鹏带沈敏佳回到云南老家,告诉他自己永远会给她托底的时候……

影片的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选择题,大意是:如果在你出生之前,你就知道了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你是否还是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四个故事也都是关于选择,每一代的青年都必须要面临时代给予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但做出选择的时候,要做到的就是面对真实的自己,做出真实的选择。其实就电影本身来说,这部电影未必算得上是特别优秀的佳作,但是影片中所蕴含的精神是我们一直所缺失的。也许看了这部影片,你会明白青春的意义是什么。

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宣传片观后感二

单看片名,许多人可能会云里雾里。其实这片名出自清华的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意指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

整部影片故事看似分散在四个不同的时空,但其实都充斥着这一中心思想。不过,遗憾的是,鸡汤虽好,没触及心灵也算不上一碗好鸡汤。

一、四个时空六种青春

作为清华的献礼影片,故事当然围绕清华展开。影片通过四个交错的时空,六个清华毕业生的故事,试图说明不忘本心,坚持真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来自2010年代的张果果(张震饰)是一名公司高管,职场的尔虞我诈于他如家常便饭。他的人物塑造及心路历程围绕一个奶粉提案引发的职场宫心计展开,故事本身并无太大亮点,但是却硬和电影主题扯上了关系,单从这点看,笔者还是佩服导演的。

来自1960年代的王敏佳(章子怡饰)、陈鹏(黄晓明饰)、李想(铁政饰)是从小到大的同学(当然也是毕业于清华),青春飞扬,无问西东是他们前半段的主题词。无奈,他们生在不敢多言、多做的年代,当危险来临,性格上的一点点缺陷便使他们各自坠入了无底深渊,于是就有了那句“孤坟葬着未亡者,枯井跳下活死人”。

来自1940年代的沈光耀(王力宏饰),有钱、有颜、有才,是那个年代妥妥的高富帅。本可以潇洒、安稳度过一生的他,无奈生在一个哀鸿遍野的年代。他的学校没有逃脱敌人的长枪短炮,当然,他也不会逃脱。更何况,人家有着一颗真心、正义、无畏、同情、如金子般的心灵,遍地饿殍,岂能苟活。于是,他不顾母亲的阻拦,毅然弃笔从戎,把飞机当成玩具,还能时不时的独自驾着飞机充当“晃晃”给吃不起饭的孩子空投食物,玩转在天地之间。最后却因为一次残酷的空战,稀里糊涂的就开着战机撞上了敌人的军舰,将生命停留在了27岁,可以说是酷到没朋友了。

来自1920年代的吴岭澜(程楚生饰)的部分很短,短到笔者只知道他也是个清华毕业生。至于他所体现出来的大主题恕笔者无知并未发现。要说对于这个人物最完整的刻画应该是看到自己成绩的那段,心里郁闷的他因此想转系于是找到了校长,校长跟他说了一段特别宏大,然而听不懂的话,就很快切到泰戈尔访华,便没了然后。哦,不对,是有然后的,1930年代他成为了西南联大的教师,与沈光耀有过交谈,可是,也没谈出什么。

整个故事作为“命题作文”,构思是好,主题的选择是好,画面是好,表演是好,但是,为抒情而抒情,缺乏逻辑性、合理性的硬伤,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上的一些故事缺陷及主题表达的虚无性,其实都是过度抒情,故事缺乏逻辑性所带来的后果。

二、鸡汤虽好无奈满溢

电影一开始导演就开始拉高度了,一句“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瞬间把电影的高度上升到了哲学、人生的思考上,从这里开始,整部电影的高度就没有降下来过。

不管是多么平常的选择,编剧总能扯到宏大的人生价值观上,还有那句时不时出现的“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说真的一点都不押韵--

为抒情而抒情的这个硬伤最终导致了故事的不合理性与整体缺乏逻辑。因为,在这里,故事是为主题服务的,抒情性,主题性在主,故事在辅。但是,你要知道,道理都懂,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一味的讲道理,一味的说教人生的意义、青春的价值,而与故事本身脱节,不就像那些自顾自说书的教书先生,从不能触及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实实在在的意义。

所以,沈光耀虽说心怀大义、不顾生死去帮助孤儿,撞向敌人军舰,但是情节本身不合逻辑;西南联大的师生在敌机的轰炸中仍旧坚持在山间教学虽说动人,但是不合常理;王敏佳因为一封信、几张照片而被公开批斗毒打至毁容虽令人痛心但是仍存漏洞;张果果只因与父母的日常相处就能从复杂的职场斗争、农夫与蛇的故事中看到人间真情,更略显牵强。

一个电影必须包含一些宏大的内涵,可以引人思考,净化心灵,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了宏大而宏大,为了表达而表达,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笔者始终认为,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故事都是其根基,而今许多电影靠炫酷的特效、宏大的场景、狗血的剧情、高昂的制作费用来博人眼球,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效益,但是,时间一长,自会有人发现,其缺失的故事性使其注定不会长久。

另外,在电影的创作中,为故事而故事,适当夸张在所难免,但是所谓的适当夸张归根到底还需结合实际,符合最基本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方显得自然、真切。也能达到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观的作用。

在如今浮躁的电影环境中,《无问西东》确实算是一部诚意之作,其唯美的场景、恰到好处的音乐、演员在线的演技也吸引了一波自来水军为其卖力吆喝。但其过度抒情、逻辑的硬伤也真实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部电影。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总结,那就是:抒情太过,那就是装逼了。

最后出现的彩蛋,把许多不是电影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一一介绍,他们代表了清华最辉煌的时代,笔者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发现,哦,原来这是一部清华宣传片。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与清华与生俱来的那种距离,不懂得此电影其中的情怀与深意。那这就不是笔者所能控制的了。

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宣传片观后感三

就如同一位长辈在岁末给我们讲起——曾经有一位远方的老祖母,她家世显赫,留学美国,曾是北平城最受人关注的女性学者。她客厅里的沙龙聚集着当时最受人膜拜的诗人、最得推崇的哲学家、最受喜爱的文学家。但是,当国难当头,她也会在简陋没电的山村为国守节,面对学生们“若日本人打来怎么办”,只是淡淡地一句“投江便是”。

《无问西东》对于当代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脉脉的讲述者,告诉我们的前辈们都是怎样的过去。特别是在结尾长长的彩蛋中,看到了那些大师的身影在此出现时,又一次地戳中了泪点。人,就是这样,往往愿意在功成名就时回忆起创业时筚路蓝缕,在忆苦思甜中获得奋斗后的成就感;或者是在家道中落时回忆起钟鸣鼎食的富足时光,在追古溯今中获得血统上的崇高感。而这部电影,同时满足着人们这两方面的心理需求。

作为一部拍摄于百年校庆之际的电影,它所讲述的故事一定是“世纪级”的,它所表达的情怀也一定是“家国级”的。事实上,《无问西东》也是这么做的。

不管四段故事讲述得怎么样,这种多线叙事、平行剪辑的手法,穿插着四季变换的校园风物和历史场景还原,本身就能给人以历史洪流的感觉。虽然故事是散的,但是主题却非常的集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故事里几乎所有的清华人,都闪耀着自由、正义、执着、热情的光辉,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一次精神的胜利。这样“阳光”的作品,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习惯上被称作“主旋律”、“正能量”。

这样的作品,喜欢的总会从中得到力量,相信真善美的光辉会战胜苦难;不喜欢的总会觉得是一碗鸡汤,现实社会中不会有电影里讲述的世界这么纯净美好。这因人而异,本无高低对错之分。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从电影片名来看,它所表现的主题似乎必然是清华精神的体现。然而时隔6年后上映,作为一部院线电影,《无问西东》对于主题的处理显然更“大众化”。

但是,至少《无问西东》让人们再次有机会、有兴趣探索清华精神。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2001年清华90周年校庆之际,就曾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清华精神本身就是众说纷纭的、见仁见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陈寅恪先生所题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实干”都是清华精神的体现。有清华校史研究学者将清华精神概括成“明耻与自强”、“独立与会通”、“科学与实干”三个方面,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明耻与自强”是清华前行的历史动力。清华的历史源头是“庚款办学”,诞生于辛亥烽火中的清华学校,从一开始便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批庚款留学生也诞生了中国早期的一批赫赫有名的大师,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等。他们也在多个领域影响着近代中国的发展。“寻道图强”的使命感,一直是清华精神的核心。

“独立与会通”是清华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冯友兰先生所言:“清华大学的成长,是中国近代学术独立自主的发展过程的标志。”这种独立在早期并不是日后的“独立精神”,而是相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独立,不崇洋不复古;而是在中外、古今、文理三大关系上加以“会通”。时至今日,清华新百年依旧以“东西融会、文理渗透”作为办学特色。

“科学与实干”是清华精神的“方法论”。“清华精神就是实干”这是早在朱自清先生就提出的论断。清华校友赠送的日晷上镌刻“行胜于言”也是“实干”精神的体现。在某些历史时期,也衍化出“听话、出活”的校风。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一建立,主任吴宓就宣称本院与其它大学不同处在于重视“科学方法”,而工科背景的梅贻琦校长主政清华也更注重了科学方法。

在清华百年的历史上,清华精神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清华始终主动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二是清华精神始终和当时所处时代的精神紧密结合。

“爱国”,一直是清华精神的关键词。早在五四运动中,清华国耻纪念会曾立下“清华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的誓词。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中国面临民族危亡,梅贻琦校长在当年12月就职演讲中要求清华师生“紧紧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电影中“沈光耀”的原型,1932届毕业生沈崇诲在上海吴淞口驾机撞向日本海军旗舰,壮烈殉国。法学院学生张甲洲带领东北籍同学打回东北老家,举起了“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大旗。在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特别提出“爱国”是要“爱新中国”。在同一时期,众多清华人学成归国投入到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中。如今,在校史馆门口进入展厅的看到的第一幅画便是绘有“两弹一星元勋”清华校友形象的《以身许国图》,足见清华对于爱国的重视。

在新百年,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上清华领跑亚洲,但是少有人知道,当时QS排名要求清华的就业数据删除掉国企的部分,只保留外企和私企,被清华断然拒绝。学校相关负责人讲到,如果没有清华对于国家的贡献,那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就失去了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就会沦为发达国家培养人才的世界一流大学。

从另一个方面看,清华始终都与当时所处的时代主流价值紧密契合。在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知识教育界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启蒙,清华前校长梅贻琦曾将“明明德”、“新民”作为教育之根本。陈寅恪先生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潮。而到了西南联大时期,“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成为了那一代学子的精神内核,他们有人投笔从戎有人学成报国,都不负时代使命。到了新中国时期,1957年3月,蒋南翔校长在清华学生代表会上发言中提到“先专后红”,将“红”“专”相提并论,较之毛主席1957年10月9日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关于“又红又专”的提法早了半年多。在新百年以来,清华提出“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目标,也可以看出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契合。

但遗憾的是,清华精神中这些与时俱进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没有在电影中得到体现。当然,这也是大众电影对于主题的取舍,毕竟最终选取的立意仍然是更为大众熟悉的“理想”“坚守”“正义”“真实”“初心”等等。

在目前的影评中,鲜见对于故事赞不绝口或者对于剪辑拍手称好的,观众们难忘的还是电影所重现的那个大师时代,以及对大师精神、清华精神的感动。

对于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影片显然采用了一种群像式的刻画,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几个场景就足见时代的风骨。纵观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有学者对其世代进行了分划,有“三代说”“四代说”。而为了方便与历史年代对应,李泽厚、许纪霖等人提出的“六代说”最为直观。其中在1949年之前包括“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大革命一代。每一代知识分子都有独特的社会来源和时代特征。

“辛亥一代”是中国最后的士大夫,也是最早的新知识先驱者。代表者有晚清一代知识分子的梁启超、严复、章太炎、蔡元培、王国维等人,他们都有深厚的国学基础,曾经力图变法图强,重视西学但思想上仍旧是“中体西用”;“五四一代”是中国思想启蒙运动中旗手的一代,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陈寅恪等名声显赫的代表人物,在那个燃情岁月,政治抱负、民族反思、文化自觉使他们成为了最批判也最引导的一代人;“大革命一代”是分流的一代,他们中有的从政,包括入阁的翁文灏、蒋廷黻、陈布雷等人,有的投身革命洪流,比如“一二九知识分子群体”、“延安知识分子群体”;也有的潜心学术如钱钟书、沈从文等,这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力进一步下沉,成为了分工相当明确的专家,历史学家傅斯年、顾颉刚、政治学家罗隆基、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巴金、建筑学家梁思成等等。而这一代人的学生也就是影片中表现的沈光耀这一代人,他们在山河破碎之时艰难求学,在民族最艰难的岁月里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保留下最后的根脉。

待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在选派青年学生赴苏联留学。这一批青年学生同样怀着一腔热情。据中国工程院金涌院士回忆,当时苏联学生叫他们“面包干”,说他们的学习太枯燥,没有娱乐。而当时只有成绩全是5分(满分)的学生才能得到红色毕业证,中国留学生大部分都是红色的。算是这个大师时代最后的晚霞余辉了。

对于电影中的西南联大,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对于理想大学的全部想象。但是,我坚信,如果没有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南开也会培养出同样灿若星河的一代学人。南迁昆明,绝不是中国大学的大发展,而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民族存亡之际的艰难求生。那一代先贤,用筚路蓝缕的合作为中国的复兴保留下最后的根脉。

而那代知识分子也构成了电影中最令人难忘和怀念的“大师时代”。

最后,再说回到电影。

在这个档期,中国电影似乎集体地开始追忆过去时代那些璀璨记忆。《芳华》再现了文工团的美好青春,《无问西东》再现了大师时代的人文风貌,甚至是《妖猫传》再现了盛世大唐的宏伟气度。在大荧幕上,这种重现,更是对我们文化基因中璀璨记忆的系列盛大祭奠——它们虽已远逝,但是永被铭记。

对于这部电影,很多清华的师生校友在各种媒体上纷纷发表评论文章。与其说是对于电影故事本身的喜爱、对于电影技法本身的推崇,倒不如说是对于母校百年历史积淀的认同与挚爱。

其实,即便是作为普通的观影者,在这个理想匮乏的年代,这样一部抛开所有人性的灰暗、对于理想主义报以炽热歌颂的电影,也都是当下电影市场上绝对稀缺的作品。

《无问西东》对当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电影中能看到那个时代,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样的时代,需要这样的电影——

“让一切善良的人们,手挽手的走在一起,让他们举起真善美的旗帜同为这世界谋求幸福吧。如果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宣传片观后感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