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汇总

小编: LH雷

202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汇总,《火种》中所涉及的众多人物与事件相信许多人都有所耳闻,无论是辛亥革命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还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亦或是“嘉兴南湖一大闭幕”、“南昌起义第一枪”,这一些过去求学都有涉猎,而且本书目录和正文篇章页设置了大题目和若干小题,具有强烈的指引和导读性。下面是202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汇总,快来学习下!

202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汇总一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阅读学习了《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感觉收获颇丰。

书中所述,是20世纪的前30年共产党人寻求民族复兴的历史。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劫难。改良派希望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把旧制度改变成新制度,但清朝的立宪和袁世凯的称帝,使他们的梦想破灭。即使推翻了清王朝,但资产阶级革命者无法组建一个坚强的政党,导致军阀割据,战乱依旧。五四运动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懂得了只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砸烂旧世界,才能建立新世界。1921年,他们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着眼于这样一个大的历史叙事,作者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个起初仅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虽然是一个弱小的火种,但它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从书中我们还能了解到,宣传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民众,发动工人和农民运动,国共合作与决裂,武装斗争与创建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与失败的磨砺中,初心不改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直到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问题,开辟了思想建党的成功之路。火种,终于有了燎原之势。这一寻路过程,是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特点,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追求真理。

周恩来曾强调,对党的历史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一书的作者就是遵循这一原则,写出了历史的真实,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深度意义的主题。

1922年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次胜利,其意义不言而喻。但罢工胜利后是什么情景?工人享受当主人的“自由”,消极怠工,导致矿上又开不出工资。李立三阻止工人早下班,工人要打他。对此,刘少奇在反思中指出,工人中也有“左”倾错误。蔡元培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其贡献有目共睹。也正是他在1927年首倡“清党”,并拿出了《共产党祸党证据及共产党在浙祸党之报告》。郭天民是开国上将,他经常打骂士兵,因此毛泽东批评他:“你是铁匠出身,打人像打铁一样。”古田会议,毛泽东就以郭天民为典型,强调军阀习气要不得。这对郭天民触动很大,此后改正了这一缺点。

今年3月,“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片刷屏,中方在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当我们为这硬气感到振奋,并进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思考“底气”从何而来?翻看此书,会豁然开朗,进而理解火种的历史和现实寓意。

202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汇总二

党史、军史专家刘统新作《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于2021年元旦上市,首印2万册便被预订一空。面对市场的热烈反响,刘统感慨:“一部好的作品是作者和出版社共同创造的成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19年年初,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便与刘统沟通献礼建党百年的图书选题,最终策划了《火种》一书。至2020年4月交稿,上海人民社编辑跟刘统就该书选题的大纲、内容、写作风格、章节安排等进行了无数次沟通,包括电话、邮件、见面商讨等,可以说编辑参与了作者整个创作过程。

《火种》责编鲍静、李旭,均为中国当代史专业毕业。他们告诉记者,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著作可谓蔚为壮观,然而,专业性学术著作及党史正本有特定的受众读者,在市场上的传播面相对较窄,因此,《火种》在创作之初便明确定位,要打造一部通俗化的学术专著、大众化的党史读物。

《火种》摆脱了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书写大历史下的中国,表达小细节里的党史。业内评价,《火种》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讲述党的创业之艰难、革命新航程的来之不易及其伟大成就。

“拿到书稿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厚重,讲党史又不仅仅讲党史,呈现的是20世纪前30年寻求民族复兴的历史。刘老师掌握了大量档案资料、报刊资料、口述资料等,这是这本学术专著的写作基础,也是内容质量的保证。而如何让本书更走近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就是我们编辑要着重考虑的地方了。”鲍静向记者介绍,具体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不影响文意为前提,过长的资料适当精简;二是直接引用转为间接引用,用更通俗、精练的文字表达。

“作为一名新人,参与这项重点工作,开始时还担心刘老师这样的大学者会不会‘不好说话’,但在后来的多次沟通中,完全没有了这个顾虑。这是一个来来回回沟通、打磨、修改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快速学习成长的过程。”李旭表示,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火种》经过了千锤百炼。编校方面,除了一般流程的初审、复审、决审外,本书还审校了五六次。在2020年上海书展期间,出版社还专门约请北京、上海等地党史专家,举办书稿评审会,从内容史实、表述准确等各个角度尽善尽美。

此外,装帧设计方面也是花了非常大的心思。比如,封面上的“火种”、腰封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选用了毛体;“火种”两个字采用烫红金的工艺,字的内部还用了特殊的星星点点的装饰,与“星星之火”相呼应,封面上设计四散飘扬的灰火,呼应“星火燎原”,展现这样一种壮观景象;封底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一段碑文,与封面的古田会议场景图相呼应,表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等,每一处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显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青年编辑的视角与青年读者碰撞,能为红色主题图书找到有创意的传播推广新途径。为扩大党史读物有效传播,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感悟党史,《火种》的出版非常注重内容与新媒体融合。据悉,图书出版的同时,出版社已与喜马拉雅、阿基米德等平台合作,同步上线《火种》音频;相关视频在B站、腾讯视频等同步上线。

“整个出版过程,我们都在考虑如何用‘90后’的眼光看党史,怎么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或者是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李旭告诉记者,出版社正策划开展“边走边讲”系列活动,比如从上海出发,到嘉兴、广州、武汉、南昌、井冈山等地,最后到福建省上杭县,即古田会议召开地。“这将是一场很有意义的活动,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李旭说。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汇总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