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一辈子一件事的院士精神

小编: WZX王

袁隆平院士生命最后仍心系水稻;吴明珠院士用一生把瓜甜献给人民;李玉院士一辈子围着“小木耳”打转……不少院士致力让中国人吃好饭,这是一辈子一件事的院士精神。我们生活中看似的日常,原来背后都有人用一生守候,感谢他们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一辈子一件事的院士精神,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查字典。

2021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一辈子一件事的院士精神1

【一辈子一件事麦田守望者程顺和院士】

“我对小麦很有感情,只有和小麦在一起,才不会感觉精神空虚。”头发银白,但思维仍很活跃;听力不佳,但话语依然有力…81岁的程顺和院士一直心系麦田,他主持培育的“扬麦5号”“扬麦158”等扬麦系列品种累计种植超过6亿亩、增产粮食200亿公斤。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长,程老坦言:“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最为重要。”

2021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一辈子一件事的院士精神2

“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我的确是做了一件事,就是手性化学与药物研究。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极致。”6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林国强教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给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回味无穷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报告。

七一前夕,学校全面推进“四史”教育之际,作为一名科学家,林国强院士以《共克时艰砥砺奋进》为主题,用朴实幽默的话语、简洁清晰的思路、深入浅出的科普知识、内涵丰富的案例故事,从爱国情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品牌、行政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给师生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科研育人大课。

同进步、共奋斗,我与祖国同成长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想要增长才干,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国强院士用最朴素的故事,分享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自己作为科研工作者与祖国同成长的奋斗经历。

年少时代小学课堂上学校发放的一杯浓稠豆浆,是他至今记忆犹新的珍贵食物。青年时期到农场参加劳动的经历,对他世界观的改变有着很大帮助。在物资贫瘠的年代,1978年首次出国考察的西装都是从科学院外事局出差用衣库中借的。条件虽然艰苦,却造就了林国强淡泊名利、坚韧不拔、心系国家、为民造福的博大胸怀。

粮票、布票、缝纫机券等这些时下已经不见的东西,却是当年生活中需要分配的家珍用品。“我64年参加工作,73年才攒够钱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现在热水器人人家里都有,但当年洗澡,却只能用帘子拉起来,用澡盆、木盆盛水擦洗。改革开放初,有外国学者来国内交流,晚上在招待所过夜,当外国学者拿着由服务员送上的一脸盆热水来敲门,不知所措地问我:‘那么大的一碗汤,我要怎么喝啊?’接着又补了一句‘要不我们俩个分了喝吧!’”这则“喝汤”的趣事,林国强在多个场合都分享过,现在听来仍让人会心一笑。

是呀,短短数十年,从水盆洗脸洗澡,到家家用上热水器,我们的生活改善实在是太快了。

“只要大家努力,一定做得好事情,大家团结起来,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他以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周维善等在艰苦条件下测定青蒿素结构并完成全合成,以及后续诸多科研人从事青蒿素工业化的故事告诉大家:将科研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这些切身经历让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张紫佳深受感动,“感动于他在艰苦条件下,不忘初心,坚持科研,致力于发展祖国医药事业的情怀,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青年学者从事中医药研究的信念。”

在中药学院从事药剂学研究的张永太教授在聆听了林国强院士的分享后,认为“他的经历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下不畏险阻,勇攀科研高峰的奋斗精神,令世界同行惊讶和钦佩,更勉励我辈后学,在当下优越的科研条件下,更要勤勉精进,勇于创新。”

既做科研,又始终奋斗在教学一线

“对于一名科研人员来说,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哪怕因为工作性质,只能在历史上做无名英雄,也是很令人尊敬的事情。”

对于为何在古稀之年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坦言,“中药真是个宝藏啊!手性化学作为物质基础的科学,在中药里可以有用武之地”。林国强很欣赏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理念——“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认为这三句话对他来说是一种鞭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优、做到特、做到实。”

这就好比手性药物研究,每个人的左、右手是对称的,但不能重叠,因此左手和右手看着像,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比作左手、右手化合物就像两个很相似的结构,一个有效、一个可能无效,手性药物研究就要留下有效的,去除无效的,做到疗效最大化。这就需要在科学研究中尽善尽美、锲而不舍。

除了科研,林国强也注重一线教学。他撰写的《手性合成》从1989年至今已出版了第六版,第七版正在修订中。“作为一本教科书不能一用就是十年、二十年,科学是在不断进步。”他秉持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教材体现科研的前沿突破,“所以,我有空了就一版一版、一章一章地改,因为一本教科书,可能会影响几代人。”在教材撰写的过程中,他惊喜地发现,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论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他引用的文章越来越多是由中国人所完成,令他倍感欣慰。“这说明我们国家在不断进步,中国的科研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林国强对科研教育抓得很牢,比如今年手性药物中心有5位研究生毕业,其中包括1位博士,4位硕士。这些学生的论文,林国强坚持每一本都自己逐字逐句修改。“每本研究生论文除内审外,再请中心的4位PI审一遍。”对于自己的严苛,他解释说,做好研究好比万里长征,这只是第一步。他鼓励青年学子,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研究资源。

林院士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让今年毕业的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夏梦幻深受鼓舞,她表示,“毕业后要以林院士的职业精神、党员素养为学习的榜样,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发光发热,听党指挥,为人民谋福利,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

共克时艰,砥砺奋进,不畏险阻,苦战过关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灾与难,但是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而且排除万难、不断地朝前奋进。”春节期间,一场疫情突如其来。这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共派出了四批227位医护人员驰援疫情一线,他们的故事让林国强深受感动。“他们白衣执甲,逆行援鄂,肩负使命,责无旁贷,坚定地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神’,这让我非常感动,不止一次的感动,医务人员很伟大,是我学习的楷模。”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成效显著。林国强特别关注此次疫情期间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他借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的内容——“古老的中医智慧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为我们攻克重大疾病提供宝贵的研究思路”,又引用胡鸿毅副校长在《市民与社会》节目中表述的“中医的惊艳表现,是中国人民抗疫智慧的结晶”。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林国强认为这是中医药的伟大之处,而解释清楚这些中药的物质基础,则是当今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林国强院士接过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的重任后,多了一个心愿,那就是将自己研究的手性合成方法与知识运用到中药创新研究开发中去,而且目前已经在多个单味中药上取得了进展。他鼓励与会人员不忘初心,人民至上,以高度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一辈子一件事的院士精神,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查字典。

【2021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一辈子一件事的院士精神】相关推荐文章:

2021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素材

2021庆祝建党百年征文素材精选

2021王进喜铁人精神观后感王进喜铁人精神感悟【精选五篇】

2021关于航空航天的作文素材关于航空航天的作文

2021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祖国第一旗这样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