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之我见

小编: 蔡永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让中国人活得有尊严”,令百姓拍手称快。但是在对政府勇于改变,我也听出了另一种味道:难道仅靠政府的工作与努力,就能让国人活得有气节,有尊严吗?难道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缺失的幸福感、自尊心都要靠外界的施舍和给予吗?未必如此。尊严,顾名思议,就是人在生活中受到尊重而产生的一种高尚的人格满足。

尊严的范围可以说是遍布人生。从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到生活的幸福、美满、自足、甚至财产、精神的充实,都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补充。既然有那么多的要素可以使人有尊严感的满足,那么为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抱怨自己活得没有尊严,甚至严重到在政府的日程中都有对其进行拯救的安排呢?我认为大多数的原因还得归结于那些“没有尊严”的人自己。

第一,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些人并不认识到自己生活中的尊严感。在上个世纪,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了一个富商,富商抱怨道:“现在人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尊重自己,现在我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另一个记者采访富商手下的一个工人,他开心地说:“生活好极了,人们大多不去打扰我的生活,我的朋友虽少,但尊重我的劳动成果的人也很多,我每个月都能靠自己打工挣到钱,活得真是痛快!”十年以后,可想而知,不懂得生活尊严的富商在悲观、绝望中得肺癌死去,而乐观的工人,已经六十五岁高龄却依旧在工厂中打工挣钱,日子过得十分舒坦,两个人对待尊严感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见了解自己生活中的尊严有多么重要。其次,尊严感是靠人们自己去获取的。我们在生活中,有太多赢得尊严的机会。

上车给老人让座,座位失去了,却能换来别人赞许的目光,获得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伸张正义,崇尚正气,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更可以改变社会,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更多人们体会尊严,传递尊严。有一句通俗的话:“微笑面对别人,别人便会用微笑面对自己。

”其实,只有自己勇于活出价值,活出尊严,才能从心中彻底感到尊严的温暖。

尊严,也需要人们自己去“保鲜”。心存一份尊重,并把它保存,珍藏下来,你才不会时刻去丧失它渴求它。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铅笔小贩向一个大企业家推销铅笔,大企业家见他衣衫褴褛,十分可怜,就慷慨解囊,却一只铅笔也没有要。

等到他走远后,突然意识到了这小贩的尊严受了辱,便急忙赶回去拿了一支铅笔,对他说:“对不起,忘了拿铅笔了。”几年后,小贩一直牢记大企业家对他的尊重,终于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商人。由此看来,获得尊严固然可贵,但把这珍贵的尊严时刻铭记,并时刻体味这种尊严的美好不也是弥足珍贵吗?尊严,是一种给予,更是人们自己的珍惜和索取。

既然如此渴求富有尊严的生活,为何不从无趣、无用的被施舍中走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呢?